教育类空间本质上来说是为教育提供的场所,是教育的根基与支撑,它贯穿人生各阶段,与每个人的身心成长息息相关。在飞速城市化进程的大环境下,我们一直持续着对教育类空间的研究,将设计建立于对不同年龄段身心特征的把握。结合杭州未来科技城海曙学校、义乌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天台第二小学以及丽水文元学校等多所中小学的设计实践,我们探讨了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中小学设计,如何从使用者的行为需求角度出发,通过1)规划层面的“小尺度” 2)建筑要素层面的“亲用户” 3)建筑设计层面的“做连接”三种策略进行应对的设计与研究方法。
随着为了增加竞争力而产生的城市资源进一步集中,大量中国城市的密度的继续加剧,使得其中的中小学密度、相应的单校师生密度都进一步提升。因此,校园的规划建设所面临的用地不足、活动空间有限等问题不断凸显,同时高密度所致的集约性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中小学的设计在空间尺度、流线、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发挥空间。
然而高密度并不是导致上述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它是一个最终呈现的结果。决定了空间组织的架构组织才是核心的问题所在:学校教育管理固有的等级制度使得校园设计常以管理者自上而下的思维模式出发,追求的是管理有效、管理安全。制度等级形成了规划等级,轴线、动静分区、教学运动与生活三区规划等一系列设计方法,无一不是对于这一设计思维模式的反映。而这一出发点恰恰忽略了作为大多数实际使用者的学生其本身的行为需求及其所对应的空间要求。
所以我们在设计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尝试从使用者行为的角度出发,对高密度环境下的中小学设计方式进行探索,总结出了相应的三大应对策略及其细化的应对方式。
小尺度
关注小尺度的本质是从规划设计之初,即摒弃前文所说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思维,转而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切实的关注每一个中小学校园建筑的实际使用者——中小学生的空间感知需求与使用需求。基于我们每一个设计实践之初对于学生的调研和访谈,这一需求是明确的:反对大尺度建筑的压迫感与千篇一律的乏味空间,喜爱可以不断激发“偶遇”与“趣味性”、带有很强“变化感”的校园空间。
这一诉求的根本原因在于有限空间与极长使用时间之间的对立矛盾:
1. 高密度环境下的中小学不具备大学校园那样宽裕的空间,往往用地极为有限;
2.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在一个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三到六年、甚至是九年的时间。如何最有效的解决上述对立关系?
创造与使用者的使用时长成正比的空间复杂性。
我们所采用的核心策略是以小尺度建筑空间组合的方式营造具有高度复杂性与空间偶发性的校园空间。然而,如何解决小尺度与高密度这两个在当代城市建筑学下的特征之间极强的互斥性?方法有三。
1. 原型与变量
小尺度的策略,指的是大量重复或不重复的小体量建筑与空间的组合,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统一的原型、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建筑要素与设计语言层面最大的变化。以杭州未来科技城海曙学校为例,这个于去年投入使用的学校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共有27 班小学和12班幼儿园,总建筑规模2.8万平方米。为了充分的还原在设计之初儿童画中“童话小镇”的意向,设计提炼了其中坡屋顶小房子这一统一性的原型、以及丰富变换的色彩、小房子尺度的大小、宽窄不一的街道这些变化性的要素。在设计中,通过15个坡屋顶小体量建筑形成相应的统一原型下的组合,并将上述变量进行最大程度上的变化,继而形成了整个校园的整体空间逻辑。
小体量并不等同于小尺度,单纯的只是将大建筑拆散、拆小的设计方法治标不治本,其设计的关键在于“建筑尺度的消解”:任何一个校园建筑,都会存在
1) 校园规划层面的城市尺度;
2) 单体层面的建筑尺度以及;
3) 由建筑的基本单元要素即楼梯、屋顶、露台、界面等形成的建筑要素的尺度。
密度的变化将重新定义上述三者之间的组织形式。
在城市高密度的语境下,每一种“建筑要素”都被赋予了超越其基础的更多功能与定义,三个尺度之间的关系将从线性转变为一个闭环体系。于是密度所带来的各类问题的最终解决将来自于“建筑要素”的尺度而非建筑尺度本身。所以可被使用的建筑要素在整体布局中的密度,是否可以超越建筑单体存在并形成自有的、相互连接的体系,是我们在设计中对于小尺度策略的关键评判标准,在第二种策略“建筑要素”中会重点讲到。
2. 看空不看实
小尺度的设计策略很容易让设计更趋向于关注建筑单体本身,而忽略了作为实体空间剩余空间部分的Void(空)。回到使用者本身去量化的分析,会发现每一个学生每一天至少有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以上的在校时间处于这个Void空间中,而教育类建筑40%左右的建筑密度将决定这部分剩余空间占到60%以上的体量。
看空不看实,即关注这些Void空间本身在整体规划和布局层面是否也营造了小尺度的体验感,继而消除不安全感。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空间的不围合以及视线的穿透是最不利于形成上述体验的。于是在海曙学校的设计有意的将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小体量建筑分别做了半围合并朝向中间的主要街道打开,与此同时在布局上通过建筑角度的旋转化解“一眼望到底”的情况,让所有视线的终点均落在可步行到达的建筑单体上。
3. 局部的以小胜大
高密度环境下的校园建筑规划设计,是一场空间的游戏也是一道数学题:通过规划的布局最终满足一个容积率的等式。我们在大量的实践中发现,将整个校园的规划都小尺度化无法满足这个等式,应对这种情况的策略便是在整个校园的部分区域中将小尺度空间体验做到极致与理想化,同时战略性的放弃剩余建筑的小尺度诉求,转而将其做到效率最优,即便它有可能会导致在这一部分区域的建筑体量变得很大,这便是局部的“以小胜大”。
以义乌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的设计为例,这个包含48个班小学与24个班初中的整个校园的建筑密度达到1.4,远超0.8的平均标准。我们的建筑规划如何“将大象塞到冰箱里”、将大量的教学空间单元合理的组合布置在场地中,同时又能满足校园亲切舒适的小尺度是规划的核心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首先梳理了在小尺度策略层面上进行战略放弃的部分:根据自身所需的日照、采光、通风以及朝向条件,将教学楼、宿舍和风雨操场等功能模块综合排布在二层以上的多个拥有围合内院或室内通高空间的立方体中。
而对于整个校园的首层,遵循了义乌当地传统街巷的尺度,坡屋顶建筑为原型进行排列组合,并置入了“街道”、“巷弄”、“院子”、“口袋公园”等有趣友好的场所,强化校园的“社区感”,“大街小巷”之间互相联通。这样的局部以小胜大的布置策略,将大量同质化的教学单元集中布置,将节约下来的土地空间留给公共教学单元和公共空间的小尺度营造。
原文《高密度环境下中小学设计的三种策略研究》发表于《时代建筑》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