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速城市化进程的大环境下,我们一直持续着对教育类空间的研究,将设计建立于对不同年龄段身心特征的把握。前两篇的《小而不碎的小尺度》,结合以杭州未来科技城海曙学校为主的多所中小学设计实践,我们已经探讨了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中小学设计的两个策略。本期我们将讨论的是最后一个策略——建筑设计层面的“做连接”。
做连接
教育类建筑的流线设计始于规划,终于用户。针对不同的角色,流线设计需要满足的三个主要关系:
1. 学生日常接受教育、运动和生活的流线;
2. 老师日常授课、管理和生活的流线;
3. 家长接送学生的集中集散。
基于以上三条主要流线关系,传统的教育类建筑设计模式和方法可以用简单的功能泡泡图加以梳理,即在满足日照、采光、通风、间距等规范的基础上,把学校的体量以功能加以切分,然后再用走道将所有功能实现物理连接。
这样集约的设计方法得以有效满足一所学校的日常授课教学和生活,大幅提高便捷程度,并大大降低学校的管理成本。但却将中小学生的置于千篇一律的"流水线工厂"之中——升旗仪式、早操、上课、眼保健操、就餐、就寝,在同样的时间用同样的动作保持整齐的队列,无形之中将学生们训练成为被动接受信息、无条件服从指令的群体。
那么如何能够在有效保证教学需求的同时让儿童能借助建筑空间形成更好的互动和成长?我们在流线设计上的策略是在充分满足和不局限于授课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实现个体独立和自由,强调对儿童心理、生理及社会性自然发展的尊重,得到不同的学习经验,最终让个体在与环境和社区的互动中进行自我心理建设,逐渐形成个人意识和责任感。
1. 走道是另一半教学空间
教育类建筑同一时间大规模集散的使用特征决定了交通面积的比例往往达到了总建筑面积的40%以上,走道不但承载着校园中的交通功能,还是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交的重要场所。这意味着走道空间不能仅仅是“通过性的”,风雨廊也不是如同生产车间一般将孩子们从A点运送到B点的传送带。
中小学校建筑的走道疏散宽度必须达到0.6米的倍数,所以一般情况下走道的宽度会在2.4-3.0米之间,经实践证明,这样宽度的走道如果呈视线通透的线性布置,距离达到45米以上(超出一个年级段普通教室的总面宽),会导致儿童的被监视感和不安全感大幅上升,而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将流线设计从高度统一的线性布置中解放出来,做到离散化、差异化、清晰化、按等级整合成环,使得连廊超越连接区域的作用而形成容纳活动的空间系统。
具体到流线空间设计上主要体现为:
1. 走道长度化整为零;
2. 走道与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穿插布置;
3. 走道闭合成环;
4. 走道作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以未来科技城海曙学校为例,以每一个小房子为基本单元,内部交通自成体系,使每一个年级段拥有自己的场所领域感,同时房子之间的走道沿半围合的院落内侧向心布置并采用折线形式互相组织串联,设计摒弃尽端布置楼梯的稳妥做法,开创性的用直跑楼梯平行于走道布置,增加空间的几何拓扑关系,形成流线闭环,增加不同年级段孩子们相遇的机会。
2. 450/900
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中,学校可以被分为三个基本分区:1)教学区;2)生活区;3)运动区。三者规划布置以三角形为宜,联系紧密而又互相独立。以寄宿制学校为例,孩子们每天呆在教室的时间只有大约450分钟,而走道、食堂、院落和操场会是孩子们的主要活动场所。为了提供便利和应对极端气候,功能区之间的交通可达性具有充分的必要性。为此需要在建筑的尺度上用风雨连廊将楼栋相连,传统学校建筑体量大多为集约式的条状布置,楼栋之间的外部空间受建筑间距所限较为均质,而风雨廊的独立存在将本就均质的空间加以割裂,更加剧了建筑的压迫感和庄严感。
解决这一问题的设计策略是不将风雨连廊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把它作为室内走道的延伸。以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为例,风雨连廊主要设置在4-6年级教学楼的二层,连接了教学楼、食堂和风雨操场。形态上消解了本来尺度较大的4-6年级教学楼,又是室内走道的延伸,并结合报告厅的屋顶局部放大形成立体微地形景观草坪,同时还在X轴和Y轴上物理串联各个楼栋的基础上将校园的室外空间划分为若干尺度宜人、鸟语花香的景观院落。在Z轴上风雨连廊同时也是大地景观的延长线,提供了立体式的景观空间。人在行进过程中可以通过首层,也可以轻松的走到二层,到达校园内的各个空间。在走道和连廊的行走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规行矩步,取而代之的是步移景异和互动玩耍、学习交流的热情。
3. 社区式校园
教育类建筑的本质是社会为了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而兴建的教育活动场所,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能,学校建筑的品质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对教育类建筑的实践过程和投入使用后的回访中,我们发现和总结出当下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学校作为教育主体的第一负责人需要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受教育程度负责,所以作为校方更希望能在满足上述职责的基础上,尽可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且不局限于国家教育体系下所规定的课程,以培养全方位综合性的人才。学校的老师们认可并且提倡教育不仅仅局限在教室空间内,走道、操场等都可以成为学习的空间,这个范围甚至可以扩大到城市中的街道、巷弄、院子、广场、公园等,让孩子通过融入社区去自我学习和成长,在整体的经历和个人意识的逐渐形成中,个体能去和公众生活和社会发生接触,而这方面的教育是不能直接教授的。
学校的老师们认可并且提倡教育不仅仅局限在教室空间内,走道、操场等都可以成为学习的空间,这个范围甚至可以扩大到城市中的街道、巷弄、院子、广场、公园等,让孩子通过融入社区去自我学习和成长,在整体的经历和个人意识的逐渐形成中,个体能去和公众生活和社会发生接触,而这方面的教育是不能直接教授的。
为此,校园中的教育活动场所不应仅着眼于教室,而是以城市规划的视野作为出发点,力求强化校园的“社区感”,让“大街小巷”之间互相串联,并有机穿插一个个小而美、小而亲的场所,为孩子们带来“浸润式”的教学空间体验,激发学习和交流的热情。
以义乌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为例,整个校园的首层以院落为中心,设置了艺术、知识、运动、演艺、人文五个区域。通过“街巷”的流线设计将各个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街巷的流线设计让孩子们仿佛穿梭在微缩城市中,大幅增加了邂逅和偶遇的社交机会,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想学的内容并和其它年龄的学生相遇,整个学校首层的概念策略、空间形态和场所定义描绘了一副全新生动的体验式教学图景,设计作为实现的媒介为义乌新世纪外国语学校的师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体验和可能性。原文《高密度环境下中小学设计的三种策略研究》发表于《时代建筑》2019年第3期
原文《高密度环境下中小学设计的三种策略研究》发表于《时代建筑》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