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身体感知视角下的天台旧城社区露台营造策略
2.1 现有营造策略分析
通过对建筑师设计的优秀案例的分析,总结了五个对于民间建造有用的营造模式参考与建造参考的现有方法:南头古城植物楼的露台种植规范化与立面美化,南头古城杂交楼的露台空间建筑化,深圳邦舍公寓的露台搭建模块化,上海巴塞别墅的露台空间舞台化,以及TS11公寓的露台空间品质化策略。
2.2 针对现有策略的衍生策略的提出
老旧社区的建筑结构各异,不适合统一规划,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解决方案或者提供多种可行性的设计建造模块以满足不同建筑、不同需求。针对露台问题,不仅要解决露台设计的无序性和危险性,还要解决居民自发建造露台的根本原因。为此,可以从政府的统一规划改建视角出发,对区域露台及建筑进行整体性规划设计。
该规划中,可以对露台空间及住宅的立面改造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通过结构加固后在进行露台的框架构建,该框架由四根钢柱作为支撑,以及四根定制的钢梁构成。针对露台的各功能及铺装提供可选择的模块化设计系统。使社区立面改造以及露台改造,在保留其社区形制丰富性的同时也变得更加整体、美观与适合使用,以及满足居民的自主性。
2.2.1 基于身体与经验——露台框架设计
针对天台县露台空间的营造行为总结,其露台使用具有丰富性,临时性,参与性,可持续性等特点。为保证居民对露台空间的可持续使用,其制定的框架也需满足以上条件。
(1) 以身体为度量依据的尺度限定
为保证天台县居民对露台空间的可持续使用,露台营造行为的框架应具有丰富性、临时性、参与性和可持续性。为防止居民将露台围合改为居住空间,制定的框架高度限定在2米,与场地内大多数顶层露台的层高相仿,符合人的行为尺度,便于日常行动如种植、社交和晾晒。
住宅空间尺度对居民的日常行为进行了锚定,因此框架的平面形式根据住宅主网关系进行对应,使住宅的平面尺度进行向上延伸。这种做法使居民对露台的日常活动的行为尺度并不随着空间的改变而断裂。保留习惯的行为尺度将提高居民对露台空间的认同,从而使改造后的露台空间更好地融入住宅和日常生活中。
(2) 模块化配件的预留以及添置
为了适应居民后期的生活需求,露台框架的立柱和横梁上都设置了可供后期加装的孔洞。竖向的孔洞高度位置分别为550mm,1000mm,1450mm,以满足不同的空间需求。横梁上的孔洞根据场地尺寸进行相应的均分,以适应日常需求。各种配件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如模块化的收纳架、收纳箱、平板台面、吸附式LED灯,种植箱、垂直绿化索网、植物攀爬架、防护网、轨道遮阳帘、轻制阳光板、横向植物爬架和晾衣杆等。这些配件可以组合成多层次、多维度的露台空间,满足不同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配件所使用的材料轻便且牢固,保证了使用的灵活性和耐久性。
整个框架的装配逻辑是为了应对不同居民对于“家”的经验投射,提供了一个“统一”的途径。露台的多种配件选择和组合,模拟并还原了原场地的不同居民对露台的自发性营造,并通过一个框架范式的约束来达到整体营造的可控性。但为了保持居民的日常性,需要预留原本的日常装饰空间,以强化日常。这种框架的设计适应了不同居民对家的不同理解和需求,保证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3) 基于经验与审美的材质与颜色选择
为了避免新建露台与场地内已有建筑物和环境的冲突,并增加其丰富性,框架结构选取了从场地的建筑,环境中提取了橘色(屋顶瓦片)、白色(新建建筑色彩)、绿色(场地植物)、木色(场地内大量木结构合院)、灰色(场地多数既有建筑立面颜色)五种颜色供居者进行选择。通过有意无意的使用场地内的材料和工艺塑造露台空间,让其与场地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这些材质和颜色不仅有助于还原和转化场所的视觉记忆, 而且强化居民对露台的认同感,认为它是场地和家的一部分。居民在露台上的活动会为其带来不同的感知体验,如种植会增强嗅觉、味觉、视觉和时间的感知,晾晒和遮阳会增强触觉和视觉以及时间的感知,而储藏和社交则会强化触觉和听觉感知。所有这些景观还原和感知体验使露台空间与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诗意的联系,符合霍尔在《锚固》中提到的建筑与场所融合的外延和内涵相互连接的概念。
2.1.2 基于场所记忆与经验——露台平面布置与铺装选择
居民可以根据是否需要长期种植来选择露台的布置,分为有种植需求和无种植需求,无种植需求可以包括临时种植或者没有种植需求的人员。根据居民选择,会分别安排不同的空间布局,包括单边小进深种植区、单边大进深种植区、多边小进深种植区、多边大进深种植区和填充型种植区五种类型。
选择露台地面的铺装材料时,居民可以选择从场地中提取的四种材质和颜色,包括浅色地砖、马赛克地砖、浅色涂料和防腐木。与框架的材质不同,露台地面的铺装材料可以还原场地的视觉和触觉记忆,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记忆来选择更符合场地和使用的材料和形式。所选材料和形式将呈现出多层次的景观,再现场地丰富的知觉感知。
2.2 现象学视角下装配式露台的个体自主性与参与性
2.2.1 装配式的露台营造对个体的参与性
场所需要被创造和经营,是日常事件发生和集合的地方。人们通过经营来熟悉并赋予场地意义,这个过程中的身体参与会强化居民对露台空间的认同感。因此,在提供可供居民选择的露台装配式系统的同时,系统也为居民留下了参与的机会。居民可以共同参与前期露台框架的营造行为,后期的配件安装则由安全人员根据系统评估的安全性提供给居民进行自我营造。居民的身体参与和根据自身需求和经验进行配件布置,保证了他们对露台的自我认同感和对空间产权的自主性保有。
系统虽然可以提供多样化的露台选择和灵活性,但个体仍然受到系统规则的限制。系统之外仍有多种可以为自己所营造的可能,因此,如果居民有其他露台建造需求,可以向系统提出申请,系统会根据评估结果来决定是否允许建造。对于建筑用途转变的情况,系统也会根据相关规范提供建议。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居民需要自行完成空间设计和施工,施工单位的选取由居民自己负责,系统会进行相关考核。系统保证居民对露台空间的自主性。
2.2.2 装配式露台在不同居者的不同展现
居者对于家的不同理解在露台空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外化,同时住宅尺度也会决定露台的使用状态,这是家、场所和居住者共同影响的结果。居住者参与到露台系统的营造中,可以还原或优化其露台在场所中的感知经验。
该系统推崇非建筑师的建筑原则,将选择权和营造功能交给居住者,以还原为原则利用露台营造系统对场地内的局部露台空间进行还原。尽管是模块化的装配式框架系统,由于建筑户型和居住者的不同选择,整体视觉呈现出原有场地的丰富性。框架的约束性使得各露台之间存在差异但相似,形成了显著的秩序,并未消解场地的日常感,反而创造了新的城市景观。
2.3 概念视角下的露台可能性营造
根据以上装配式露台系统的思考,同时针对社区中存在的露台空间不足而相邻露台则空置浪费等现象。作者由此衍出共享露台的概念:
1.连通整合相接露台,形成更大的空间。
2.架设空中短廊,将相邻却不相接的露台连接起来形成露台组团。
3.利用空中长廊连接组团和组团以及单体露台,避免对社区造成遮阳问题。
4.利用屋顶进行架桥和设置空中公园,解决屋顶设配杂乱等问题。
5.根据面积和空间需求,形成空中广场、空中农场和空中公园。
6.共享露台由各户业主所有,仅可由各户业主家中进入,具有较高的隐私性,除去应急消防通道。
2.4 露台空间设计思考下的住宅设计思考
露台空间是住宅项目设计中的一个常见优先考虑的元素。作者讨论的是如何利用露台框架设计的空间复合性、灵活性和低成本性来改造老城区建筑。老城区的露台空间采光充足,但部分建筑缺乏光照。在改造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时需要考虑光照需求。露台框架设计提供的灵活性和模块化配置以及高效的框架式系统设计可以成为改造老城区建筑的一个参考。
与露台系统一样需要先确定一个框架,由地基确定大致范围,根据场地环境与空间光线方向进行边界收束,以保证空间利用率最高。根据日照与尺度需求比重确定空间布局与最小尺度。楼层平面垂直向上复制,每层根据居民空间需求进行对应的收束,保证上下层建筑空间关系不矛盾。如果采光需求不满足,可设置斜向天窗。在露台上设置框架结构,应对不同的生活需求。最后,使用系统提供的色卡进行材料和颜色的选取,让整个设计更加统一,符合居民审美需求,提高居住体验。
2.5 章节总结
本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模块化露台设计系统的空间设计方法,针对天台县老旧社区住宅露台空间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该系统细化了材料、颜色、尺度、配件和建造行为等方面的细节,并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以满足不同使用年限、使用性质和立面改造的需求。此外,系统还增加了用户申请和评价功能,以提高用户自主性建造和舒适使用的体验。作者还提出了联结共享的露台空间设计方案,以解决场地环境中公共用地缺失和部分露台空间不足的问题。最后,作者基于露台的框架性设计,提出了适用于老城区内拆改建筑的重建方案系统,具有一定的场地适应性和灵活性。虽然本章节主要针对天台县的情况,但该系统可根据场地进行相应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总结
天台县作为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在老城区改造中,应该注意城市界面的处理。通过对住宅类型、露台类型、露台使用类型、露台建造类型的细分研究,可以使改造更加有针对性,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刷白涂料和添加不必要的装饰。对于天台旧城面貌,应该提高其可体验、可感知的信息量,并找到其自身独特的人文环境与特点,以此为基础进行社区营造。对于露台空间,可以考虑采用框架下的模块化设计,以获得更好的空间形式和实践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