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学生的教学主阵地从教室走向整个校园。在这个背景下,交往式学习逐渐显现出需求,交往空间成为重要的学习场所。灰空间是适合交往式学习的场所,但在杭州旧城区中的小学中,由于用地有限,建设历史久远以及教育理念滞后等问题,灰空间往往被忽视。本次研究是作为小学系列的再研究。
1 杭州旧城区小学灰空间现状分析
1.1 杭州旧城区简要概述
杭州老城区以十大古城门所围合的区域为主。老城区主要是密集的多层住宅区,街巷连接,形成社区状态,呈现住宅高密度现象。在该区域内的小学由于极高的住宅密度,基本都建设在拥挤的住宅区中,街巷的边界也往往是这些小学的边界。
1.2 杭州旧城区小学现状
1.2.1 老旧城区现有小学
笔者根据杭州旧城区的划分范围,得到以下表格:
1.2.2 小学与小区的杂糅状态
在杭州的老旧城区中,小学用地已达到高度饱和的状态,难以扩展;小学也在居民区的“夹缝”中建设。虽然场地局促,但这些小学都有对社区内居民开放的特点,弥补了小区中缺少活动场地的不足。这种紧密的关系产生了居民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关系。
1.2.3 小学类型分析
笔者通过对这些小学的总平面类型进行抽象提取,分为单体式和分离式两个大类。单体式中可分为一字型、分支型、L型、凹字型、围合式;分离式可分为L型加点状型、凹字型加一字型、一字型加一字型、一字型加L型。
1.3 杭州旧城区小学灰空间现状
1.3.1 杭州旧城小学灰空间现有类型
根据对旧城区内小学灰空间的调研分析,可以将灰空间大致分为四个大类,其分别是廊空间、楼梯空间、底层架空以及拓展型灰空间。
1.3.1.1 廊空间
廊空间主要分为两大类,教室廊空间以及连接建筑体块的过廊空间。
1.教室廊空间
(1) 以开放程度分类
以开放程度,能细分成以下几类,从开放程度高到低分别是无柱廊空间、有柱廊空间、镂空金属板廊空间、窗洞廊空间以及有窗廊空间。
a. 无柱廊空间
无柱廊空间是柱子未设置在廊道外侧,廊空间以悬挑的形式存在。
b.有柱廊空间
与无柱廊空间相反,有柱廊空间则是将柱子设置在了廊道外侧,与此同时视野受到了一定限制。
c.镂空金属板廊空间
这类廊空间则是在外侧挂出一片镂空金属板,并留出了一小片小学生可以探头的空间。
d. 窗洞廊空间
该类廊空间外侧以窗洞形式为主,因此,开放感大大降低。
e.有窗廊空间
这类廊空间较为特殊,在笔者调研时,发现它们原本是以开放的形式进行设计,但是在设计完成之后,却被装上了很多窗户,这些窗户一个个紧密相连毫无缝隙,将开放的一面完全填充。
(2)不同拓展类型
在这些小学的廊空间中,并不是所有都以单一的线性进行布局,个别小学的廊空间会在局部进行一定的拓展,分别是楼梯拓展型、边界拓展型、体块错动型。
a. 楼梯拓展型
该类廊空间会在楼梯部分设置突出于廊空间的缓冲空间,形成一小片聚集小空间。
b. 边界拓展型
天水小学的廊空间外侧摒弃正交的线性边界,使用非线性弧形边界,结合建筑主体L型布局,使得在廊空间的转角处自然的拓展出一片额外的空间。
c. 体块错动型
该类廊空间利用体块局部的错动,拓展出一个方形的空间。
廊空间的拓展形式往往是与楼梯结合的形式为主,其次会利用体块变化,像天水小学利用非常规边界是较为特殊的处理手法。在这些小学中,廊空间的宽度处于1.8m-2.4m之间,空间较为局促,这些拓展空间是当下旧城小学廊空间中迫切需要的。
2.过廊空间
过廊空间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连接型,是为了连接相互分离的建筑体块;二是穿过型,其打通建筑底层,以减少通勤路径。
(1)连接型
连接型的过廊空间往往以多层连接的形式存在。
(2)穿过型
穿过型过廊空间往往出现在建筑底层,连通被建筑主体隔断的两个空间。
1.3.1.2 楼梯空间
楼梯空间在小学建筑中主要是作为竖向交通,在笔者所统计的小学中,楼梯空间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内置与外置楼梯空间。
1.内置楼梯空间
根据开放程度,可分为全封闭与半封闭两种类型,根据楼梯空间的布局则可以分为端头型与中间型两类。全封闭内置楼梯空间是在整个空间中不靠开窗采光,采光靠敞开的楼梯口;半封闭类型是在墙面进行一定开窗,可让天光照射进楼梯空间,但是开窗有限。
2.外置楼梯空间
外置楼梯由于其本身的开放性,校方为学生的安全担忧,会有一些安全措施,而这导致了开放感被减弱。根据开放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类,分别是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根据楼梯的布局则可以分为平行式、垂直式。
1.3.1.3 底层架空
底层架空是将首层空间作为集散与活动的一个场所,在杭州旧城区中的小学主要有两类底层架空,分别是敞开型、半敞开型。敞开型架空是架空空间至少有一面是完全敞开。半敞开型架空空间则是有实墙面加上半敞开式的门洞围合而成。
1.3.1.4 拓展型灰空间
拓展型灰空间是指不属于建筑主体结构体系的灰空间,分为两类:依附型和脱离型。
1.3.1.5 小节
对杭州旧城区小学灰空间的类型整理可得到如下类型树状图。
1.3.2 杭州旧城区小学灰空间使用现状
通过整理灰空间数据得到两张表格:灰空间类型占比和灰空间使用。从灰空间类型占比表可看出,除了必要的楼梯空间和廊空间,架空空间和拓展型灰空间比较稀缺。根据另一张表格,展览是所有灰空间都会设置的功能,廊空间和架空空间占比较高;除了楼梯空间,其他灰空间都有些许休憩阅读功能,架空空间和拓展型空间占比较高;运动和游戏只在架空空间和拓展的廊空间中存在。架空空间和拓展型空间通常用于具有聚集性的功能,而楼梯空间和廊空间则用于流动性较高的功能。
1.4 基于交往式学习的杭州旧城区小学灰空间分析
1.4.1 杭州旧城区小学灰空间中的交往学习因素分析
校方意识到交往学习对学生的重要性,会将灰空间作为交往学习的场所。在灰空间中,学校设置了不同类型的交往学习因素,如展览、讨论休息和阅读、运动和游戏。但是,不同类型的灰空间会影响这些交往学习因素的效果。
1.展览因素
学校为促进灰空间中的交往学习通常设置展览,包括廊空间和拓展型灰空间。然而,廊空间的展览设置受限,展品更新频率和质量也受影响,互动性不佳。
拓展型灰空间中的展览更具沉浸式体验,整个空间都是展览的一部分。
2.讨论休憩与阅览因素
设置桌椅是为了让学生讨论、休息和阅读。有些学校将桌椅放在廊道空间中,但是由于空间狭窄、边界单一,这些桌椅放置散乱,缺乏吸引力。
在廊道扩展部分,设置更舒适的桌椅和书架,提供更舒适的环境。
在拓展型灰空间中,整个空间被摆满桌椅,并每组桌椅配备了书架,还有绿藤缭绕的金属结构,营造更具互动学习氛围的空间。
3.运动因素
由于运动需要较大空间,小学很少将运动因素置于灰空间中。但是天水小学的弧形廊空间形态特殊,拓展出更大面积的灰空间,在其中一层放置乒乓桌,为学生提供运动场所。
4.游戏因素
游戏是小学生之间重要的交往学习的途径,但在灰空间中,很少有小学设置游戏因素。天长小学在架空空间中设置游戏场所,地面张贴游戏性装饰和线条,设置了游戏性金属构件,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学习。
1.4.2 杭州旧城区小学灰空间的“交通性”与“非交通性”
相同交往学习因素下,拓展型灰空间和廊空间的拓展部分比廊空间和楼梯空间有更丰富的功能。架空空间会有廊空间没有的功能,并且拓展型灰空间和架空空间比廊空间和楼梯空间更具聚集性。
廊空间和楼梯空间以高效为目的,具有“交通性”;拓展型灰空间是为促进学生交往学习而存在,不具备交通功能,属于“非交通性”;架空空间既有交通功能,又能促进多样交往学习,既属于“交通性”又属于“非交通性”。它们的区别在于交通属性的强弱。
“交通性”灰空间是教学空间中的剩余产物,为满足疏散需求而设计,以最小要求为标准,局促且尺度小。
“非交通性”灰空间与“交通性”灰空间最大的区别是减小了甚至是没有了交通对空间的侵占,因此整个灰空间有更多空间作为交往学习的场所。
笔者认为在灰空间中,交通属性与交往学习氛围的营造呈现着负相关关系。
1.4.3 非交通性灰空间的缺失与局促的交通性灰空间
非交通性灰空间是最适合学生交往学习的地方,但是这类灰空间非常缺乏。这是因为学校用地局促,没有足够的空间设置这类灰空间,并且过去的教育注重应试和效率,轻视了学生的体验,所以设计师在设计上忽略了这些灰空间。
为了经济高效,交通性灰空间通常被布置成单一形式,例如教室之间的长廊道,这种布置方式忽视了交往和学习所需的空间,导致现在的交通性灰空间使用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