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形成城市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聚合体,每当我们尝试使用统一的语言去描叙甚至解释其存在时,它的瞬息万变总会让我们猝不及防。城市每时每刻如潮汐般的日夜搏动,不断地进行着资源、信息和空间的代换,而城市中生存的人及其附属物,不仅是这些代换的终端,同时也共同参与着执行过程,最终使用和承受这些代换所带来的结果。这些代换依附于同一种方式而生—移动。无论是人、信息、交通工具、资源还是资本,它们的移动遵守着一定的秩序,却同时也通过每次移动过程的回馈,重新定义着城市的空间与秩序。
不妨暂且将所有的移动定义为一个“接收—执行—回馈”的过程。在这看似简单的过程中,自发而无意识地进行着大量的移动。这些移动有些具有实际的空间转换,它们在空间之内进行,并赋予空间存在的意义,乃至空间的灵魂。而那些无形的移动和变换,通过改变我们的生存习惯和感官构成,最终也作用在我们身处的城市之中。这些移动不断地影响甚至决定着城市的下一步变化。总的来说,城市的现状则可以看作是这些移动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节点上的叠加结果。另外,城市的产生从来就不是在一片荒漠中进行的,资源的聚合带来的文明的昌盛和信息的丰富以最终导致了特定的被称为“城市”的空间形式塑造,这是每个城市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它是在历史的记忆和渐进的积淀中所产生出来的自我背景上进行的。所以我们的城市是不同时代的、地方的、功能的、生物的叠加结果。而每一次设计和最终建造的过程,都是这些维度上的一个个刻度,它们是连续的,我们的城市空间在这些维度上也在缓慢地移动着。
从轨迹解读移动之城
探索城市中的移动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是: “移动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于城市中?”如果我们加速或加剧交通和城市形态二者之间的 相互作用,即以更高的维度来看待二者的关系时,实际的空间被其轨迹以及轨迹所代表的时间挤压、放大,我们可以得到更加符合实际感官的城市形态,所以对于城市移动的研究应首先从移动轨迹及其所产生的形态开始。
移动产生的轨迹,也代表着移动过程中的序列化体验。在这些由情节组织的叙事性序列中,时间和空间作为移动的因变量而存在。而在移动中的每个时刻,对前面所有的体验都会进行延续、侵蚀、接受和质问,保持出现一段戏剧性变化的可能性,甚至包含引起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序列的机会。最初开始移动的刺激,本身就具有其美学和视觉品质;而作为它另外一个层次的副产物——轨迹,则是用来补充这个美学和视觉品质的索引。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我们所有的城市体验和对城市的映象都是对城市的一次定格,而设计则是基于这些大量的定格之上的。
当我们以传统观点中移动城市的交通为主体来看待城市时,城市乃至建筑的空间,都可看作由交通拓展、挤压而成,而交通也可看作是被经验固化的移动轨迹。而在已有的交通结构限制下,作为实际的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描绘在已成形的交通系统中的移动轨迹,重新衡量和理解城市结构。移动产生了城市:人、信息、交通工具、资源甚至是资本,都通过其自身的移动完成着它在整个城市中的生态循环,城市成形于移动之中。这些有形或是无形的移动是评价与解读城市美学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原有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学范畴内对于这些城市中移动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了实体的、物化的空间中,以及物化空间之间联系所形成的体验感。这一研究与设计的手段已经远远不足以应对城市中日趋复杂的移动轨迹。对于城市设计的革新将由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化设计来进行。全新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是对巨大数据量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不仅能将原本冗繁的关系完全建立在计算机系统中,并且可以将其重新物化成图像甚至空间。而关系中蕴含的各种元素的移动规律,在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系统的同时,也作为最小的操作元渗透入实际操作中。
不仅于此,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每个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也有一个映象式的个体存在。这些虚拟的个体通过信息交换完成类似“移动”的过程——移动的因变量从距离变成了信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移动”绘制地图,甚至是城市,而在这些虚拟的城市之中,基础设施、建筑、道路等等物质城市中的元素被拆解聚合,重新以另外一种结构和形式存在。而这个过程亦是可逆的,由于虚拟世界无时无刻在与我们实际生活的世界交叉,这些交叉过程中,虚拟的空间会被物化成我们能更直观感受的到的空间、产品、服务、图像和体验。
特殊的设计对象—— “看得见摸得着”的移动轨迹
与传统的城市设计不同,对于当代城市中移动的设计所面对的设计对象不再是实体化或是设计师的先例经验能够掌控的。移动的轨迹,往往因为其多变的物理速度或是虚拟的存在方式,个体移动轨迹呈现出“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于是需要首先对其在人可以感知的范围内,进行可视化的研究,先物化并形成设计对象,再进行设计。所以笔者试图在展览中呈现一系列展品,它们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轨迹通过不同于生活中的视角,以数字化技术作为技术平台,以大量研究作为基础,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描绘并呈现出来,让受众了 解一个多维度的城市和城市生活,以及穿梭于这些维度中的移动。
本次展览的第一部分《移动的影子》,首先展示了数字时代所 带来的大型数据以及我们对这些数据的操作能力,同时结合艺术性的表达,从宏观的角度自上而下的,通过累加、重复所形成的无数个体移动轨迹之和,来解析城市和城市中的移动和移动所带来的问题,研究移动的有形或无形轨迹以及这些轨迹的成因,由此重新描绘城市的形态与空间,从不同的维度构建出对移动城市的认识。例如艺术家Mahir Yavuz的作品《城市轨迹图案》,批判了传统城市设计对于实体空间下密度的认知,探讨了城市固定格局下的真正城市密度,作品通过将人们移动、到达并使用这个区域的次数描 绘在本来冰冷的城市空间中。以人为画笔描绘了一系列城市地图通过这些叠加的轨迹描绘出城市空间的使用率、密度和可达性。
“移动的影子”也把视角回归到城市中的每个活动的个体,着眼于描绘他们的日常移动体验,并且通过特定的连续事件和时间线串联起来,继而自下而上地形成了个体维度上的移动之城。在对这些作品的解读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们描绘的这些体验确实存在于我们周而复始的日常生活当中,却也同时往往被忽视或者简单带过。但是这些体验中的细节,却也是决定未来城市设计的重要因素,即城市是在对这些体验的细节上的一次次关注中慢慢成形、升级、变革的。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智慧城市实验室[MIT SENSEable City Lab]的作品《道路挫折指数》,通过在车内安装大量的传感器,系统地收集驾驶员的实时情绪数据和身体感受,将这些密集的微观数据,结合实时道路数据流量、突发事件、天气在多个维度上描绘出完整的驾驶体验。同时,他们在美国三十个主要大城市及区域,对不同道路驾驶体验进行收集、分析和比对,以寻找如何优化这些区域的驾驶体验的解决方案。 在当今以及未来的城市中,因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其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渐固化,与其开肠剖肚地翻新基础设施,不如采用这种自下而上进行的改良设计,而 这一设计的趋势同时也更具有个体层面的人性关怀。
这些展品的设计师不是传统意义上进行艺术创作的设计师,而是由各类高校实验室、研究机构或是独立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参展人员所呈现出的多元化,也正反映了当代城市移动语境下所需要的研究机构与设计行业的协同合作模式。
移动的多维度设计
如果说“移动的影子”更多的是对于设计对象的一种全新认知与解读方法,那么展览的第二部分《移动的设计》则将设计落到实际的、物化的空间与产品设计中去。这一部分的展览展现的是试图解决、改善城市移动问题的前瞻性设计,这些设计重新探讨了移动的方式、概念,甚至是移动的主体,展示了城市的未来,并且讨论了设计师和设计工作在城市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一过程是极具挑战性的,因为这些设计可以改变的实体很小,却要以较小的力量去革整个城市的命。例如中国美术学院2013级工业设计系学生的毕业作品《FLEX 伸缩电动车》,是一款可以通过伸缩可变的车身结构的车型,最终实现压缩车身的长度,从而在泊车时提供更具优势的车身体积。整个设计通过小比例车型的设定,实现现有泊位的利用率最大化,可以为城市增加一倍以上的停车与道路空间。
对于移动的设计已不仅限于物理空间上的设计,在《移动的设计》的第二章,展览提供了一系列与城市移动相关的智能移动终端软件,观众可以直接扫描二维码并且安装。这些软件的设计将城市中的供需关系相互对接,让双方直接进行沟通,提高了这些供需关系相关移动的效率。展览希望观众在离开展厅时,其自身的移动就已经被这些软件改变和优化。例如快智科技的作品《快的打车》, 是一款为打车乘客和出租司机定制的智能打车手机应用。为使用者和司机间建立了准确、简洁的沟通方式,并提供有多种打车方式可供选择,极大地提高了打车的效率。这一类设计作品,即便是对于终端的设计,也需要基于实际的城市界面、使用者之间的距离等进行,所以这些跨界的协同合作,最终也要落实到实体空间中。
移动带来的序列化体验是移动的直观感受,而这种序列化本身就是表现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次展览在空间中塑造这种序列化体验的同时,进一步结合城市的主题,探讨有关移动城市的不同层面的解读、解释和看法,并且最终试图让参观者在结束展览之后, 本身的移动方式或者轨迹被改变。
结语:自下而上的跨界与创新
城市,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人造生态系统—— 目前超过半数的 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城市人口将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 三。所以我们不得不关注城市的发展和未来,环境、社会关系、政治等,而最核心的关注内容,是城市中生存的人们。因此,结合前面对展项的描述, “移动之城”中的参与者不仅包括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的专家,也包括了政客、社会活动人士、异见者、普通市民,涉及的话题也不止于设计和移动本身,更延伸至可持续发展 的未来和更好的生活品质,城市中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序列化体验是移动的直观感受,这种序列化是表现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探讨有关移动城市的不同层面的解读、解释和看法的基础。
如何实现城市对人们的承诺,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进入现代城市以来,我们通过城市规划来设计城市的发展,而每个时代设计的思考和主义,对城市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规划者俯瞰视角的理性和判断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也许并不完全适用,真正站在城市的街道中,脚踏实地地关注每个生存的个体,让城市改变他们的生活,才应该是城市发展和美学的本来出发点。
从现代主义中走出的设计师、规划师、政策制定者,需要反思并不再痴迷于冰冷的逻辑和判断支撑下的城市分区,而是开始真正地置身于真实、日常的生活中,融合各种数字化设计的平台与研究手段来进行设计和规划,他们让城市对居住在它其中的人来说更为友善——不仅仅为 人们提供生活设施、卫生条件,还要考虑到他们的发展机会与个体尊 严。例如《哥本哈根之轮》,不仅提高了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方式的地位,同时也通过对其外形和功能的再设计,使其使用者得到了更加好的城市体验。同时,城市中的人也在发挥着自己的能动性,参与到自己城市的建设中来。
展览试图带来的另一层反思是在被全球化浪潮席卷后的设计领域 中,却逐渐有更多的人开始向本地化着眼,意识到城市化不仅仅是城 市的飞速发展与建设,更是社区的延续与发展。当这个庞大的城市是由一个一个有活力的社区组成时,它就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工业化产物,而是有着自己的血脉和独特的DNA 的有机体。又例如作品《废料回收计划》,通过一些简单的大家共同参与的手机软件,对回收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和参与者进行优化和组织,使得城市中的废料回 收过程被大大地加快。我们可以看到,让城市居民开始参与到规划的协商过程中来而不是被规划,带来的更多会是沟通、责任感、行动的改变,减少的是分歧与冲突。而这种改变是自下而上的,而非居高临下地规划出来的。
《移动之城》旨在探寻一种设计模式,这种模式不再是各个设计细分行业的单兵作战,而是将研究与设计、虚拟与现实、当下与未来、权威与民众相结合的一种模式。城市规划者和设计者,在站到地面上之后,还要走到社区中,走入日常的移动过程中,与更多的设计与研究领域相结合,让设计接通城市中的移动和生活,而不是用机械的理性把人规划进城市空间当中。